哪所高校是2020年中国最好的区域研究型大学?哪些区域研究型高校跻身国家和地方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?
2020年3月,由艾瑞深校友会网(Cuaa.Net)撰写完成的《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—高考志愿填报指南》一书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,报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分类排名、2020中国特色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排名等排名。
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中,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前5强。值得关注的是,郑州大学、南昌大学和西北大学位列校友会2020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排名前3强。燕山大学、河南科技大学等21所区域研究型大学跻身全国百强行列。
在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分类排名中,北京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、东莞理工学院、武昌首义学院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分列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研究型大学排名、2020中国特色研究型大学排名、2020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排名、2020中国区域特色研究型和2020中国应用型大学排名第一。
宁波大学等23所区域研究型大学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,河北大学等17跻身地方双一流建设名单
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年中国大学分类体系标准中,应用研究型大学又分为区域研究型和区域特色研究型。应用研究型大学作为中国各区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镇,是世界级研究和管理人才培养的补充基地,是一个地区教育-科技-经济-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的“文化名片”,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大学的“地方队”。
在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《教育部关于“十三五”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》中,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,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、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。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,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,学位授予层次覆盖学士、硕士和博士,且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。
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中,云南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新疆大学等3所区域研究型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名单;南昌大学、西北大学、苏州大学、上海大学、福州大学、河南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宁波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、辽宁大学等20所区域研究型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。昆明理工大学、燕山大学、浙江工业大学、河北大学、扬州大学、山西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、河南科技大学、深圳大学、湘潭大学等17所区域研究型大学跻身地方“双一流”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。
郑州大学高居2020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排名第一
报告显示,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,郑州大学雄居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排名榜首,是2020年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中综合实力最强、办学水平最高的大学。南昌大学第2,西北大学第3,苏州大学第4,昆明理工大学第5,云南大学第6,上海大学第7,福州大学第8,河南大学第9,北京工业大学第10。
艾瑞深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、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大学排名领先品牌,至今已连续18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、中国一流学科排名、中国一流专业排名和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等榜单。《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—高考志愿填报指南》一书由艾瑞深中国双一流建设评价课题组组织撰写、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,全书145余万字,该书对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1300多所本科高校的综合实力、本科专业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。
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评价体系采用教育教学质量、高层次人才、优势学科专业、高端科研成果、科研项目、科研基地、办学层次、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等9大核心指标,涵盖了400多项评测指标,基本涵盖国内外其他大学排名的高端质量指标,是目前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符合国家政策导向、最为系统全面、评价指标与参评高校数量最多的大学排名。
校友会2020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排名
| 
 名次  | 
 学校名称  | 
 全国排名  | 
 星级排名  | 
 办学层次  | 
| 
 1  | 
 郑州大学  | 
 40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2  | 
 南昌大学  | 
 49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3  | 
 西北大学  | 
 57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4  | 
 苏州大学  | 
 59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5  | 
 昆明理工大学  | 
 61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6  | 
 云南大学  | 
 65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6  | 
 上海大学  | 
 65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8  | 
 福州大学  | 
 68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9  | 
 河南大学  | 
 69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0  | 
 北京工业大学  | 
 71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1  | 
 宁波大学  | 
 75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2  | 
 燕山大学  | 
 76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13  | 
 太原理工大学  | 
 78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14  | 
 浙江工业大学  | 
 84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5  | 
 河北大学  | 
 87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6  | 
 扬州大学  | 
 89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7  | 
 江苏大学  | 
 90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8  | 
 辽宁大学  | 
 91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19  | 
 山西大学  | 
 94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0  | 
 广东工业大学  | 
 97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1  | 
 河南科技大学  | 
 98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2  | 
 深圳大学  | 
 107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3  | 
 安徽大学  | 
 117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4  | 
 黑龙江大学  | 
 118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5  | 
 湘潭大学  | 
 119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6  | 
 广西大学  | 
 127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7  | 
 广州大学  | 
 128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28  | 
 内蒙古大学  | 
 131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29  | 
 新疆大学  | 
 132  | 
 5★  | 
 中国一流大学  | 
| 
 30  | 
 贵州大学  | 
 142  | 
 4★  | 
 中国高水平大学  | 
| 
 31  | 
 海南大学  | 
 148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2  | 
 湖北大学  | 
 150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3  | 
 汕头大学  | 
 158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4  | 
 湖南科技大学  | 
 161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5  | 
 青岛大学  | 
 167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6  | 
 长江大学  | 
 174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7  | 
 石河子大学  | 
 211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8  | 
 延边大学  | 
 220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39  | 
 宁夏大学  | 
 256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40  | 
 青海大学  | 
 269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| 
 41  | 
 西藏大学  | 
 315  | 
 3★  | 
 区域一流大学  | 

	 